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细则(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0:33:46  浏览:87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细则(试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细则(试行)

1988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结合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实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的宗旨是:法医工作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配合各项检察业务,进行各种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以保证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的监督职能。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的任务是:运用现代法医学理论和技术,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和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案件中,有关人身伤亡和涉及法律的各种医学问题进行检验鉴定。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范围:
一、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案件中,涉及人身伤亡的现场、尸体、活体、法医物证及文证进行勘验、检查、检验鉴定。
二、审查公安、法院等机关出具的法医鉴定书,必要时进行复查复验,并出具复核鉴定书。
三、受理的各类案件中,有关活体损伤程序的鉴定。
四、配合刑事检察部门参加公安机关侦查的重大伤亡案件的现场勘验。
五、检验鉴定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直接受理的涉及人身伤亡的其他案件。
六、参加各检察业务部门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讨论,必要时组织法医共同鉴定。
七、在检察人员中普及法医学知识。开展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组织以应用为主的法医学科研工作。

第二章 勘验 鉴定
第一节 现场勘验
第五条 法医参加现场勘验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案情的经过。进行尸体、活体检验,发现和搜集犯罪的痕迹和物证,判断伤亡原因和案件性质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分析判断犯罪分子在现场的活动情况,为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为诉讼提供证据。
第六条 勘验现场必须做到及时、全面、认真、细致。检验尸体、检查活体,提取法医物证以及其他检材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要如实反映现场情况,对尸体、活体上的损伤和暴力痕迹,以及其他可供鉴定的征象,及时进行记录、绘图、拍照或录像。
第八条 复验现场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尽量恢复现场原来的条件、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力求解决办案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节 尸体检验
第九条 尸体检验鉴定的目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推断死亡时间,判断致死方式和手段,推断致死工具,认定死亡性质(他杀、自杀、意外、或疾病死亡)。
第十条 尸体检验的对象包括:
一、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过尸体检验方能查明死因的尸体。
二、被监管人员中非正常死亡的尸体。
三、重大责任事故案件中死亡,需要查明死因的尸体。
四、医疗责任事故造成死亡,需要查明死因的尸体。
五、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刑讯逼供,违法乱纪致人死亡,需要查明死因的尸体。
六、控告申诉案件中涉及人身死亡,需要查明死因的尸体。
七、其他需要检验的尸体。
第十一条 尸体检验包括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检验要求全面、系统、应提取有关脏器和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验。必要时提取胃内容物、内脏、血液、尿液等作毒物分析或其他检验;提取心血作细菌培养。对已埋葬的尸体,需要查明死因者,要进行开棺检验。
第十二条 尸体解剖可遵照1979年卫生部重新颁发的解剖尸体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节 活体检查
第十三条 活体检查主要是对被害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损伤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状态等进行检验、鉴定。
一、个人特征:查明性别、年龄、检查血型及生理、病理特征。
二、检查人身是否有伤和损伤程度,推断损伤性质、受伤时间、致伤工具等。
三、检查有无被奸、妊娠、分娩以及性功能状态,协助解决有无性犯罪方面的问题。
四、查明人体有无中毒症状和体征,检查体内是否有某种毒物,并测定其含量及人体途径等。
五、检查有关人的精神状态,确定有无精神病及其类型,并断定其辨认能力或责任能力。
第十四条 活体检查一般由办案人员带领被检人在法医活体检验室内进行。被检人因健康关系不能行动,可在医院或家里进行。对妇女身体检验时,应由女法医进行,无女法医时,要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第十五条 对伤害、疾病有关的活体检验,必须将被检人的病历及有关材料送交法医鉴定人。涉及临床医学各科时,可聘请专家共同鉴定。
第四节 法医物证检验
第十六条 法医物证是指对案件的真实情况具有证明作用的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第十七条 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的要求是:
一、血痕鉴定主要是检验检材上是否有血,是人血还是动物血、属何血型,出血部位以及性别等。
二、毛发认定主要是认定是否人毛,确定其生长部位、脱落、损伤的原因,有无附着物以及毛发性别、血型,比对现场遗留毛发与嫌疑人毛发是否相似等。
三、精斑鉴定主要是认定检材上是否附有精斑,属何血型等。
四、骨质鉴定主要认定是否人骨,是一人骨还是多人骨,从上骨上推断性别、年龄、身高和其他个体特征,骨质损伤是生前还是生后形成以及致伤工具等。
第十八条 法医物证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肉眼检查、预备试验,确证试验、种属试验、个人识别等。
第十九条 法医物证的提取,包装,送检及保管应按不同种类的检材,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
第五节 文证审查
第二十条 法医文证审查主要是对起证据作用的法医鉴定书,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医疗事故鉴定意见书,病历以及现场勘验、调查访问等文证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 文证审查重点是审查材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检验记载是否全面、细致;检验方法是否规范、可靠;论点是否明确、清楚,论据是否科学、充分;结论是否客观、正确,以及是否符合鉴定目的和要求等。

第三章 检验鉴定程序
第二十二条 法医鉴定人员接到委托书后,首先要查阅委托公函,并由送检人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听取送检人介绍案件情况和鉴定要求;查验检材有无鉴定条件,核对名称、数量。凡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不能鉴定的,应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法医鉴定人进行各种检验时,必须全面、细致,要按检验的步骤、方法、严守操作规程,对检验中发现的各种特征和出现的结果,要做综合分析、判断,同时要进行复核。检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检验记录,拍照。对尸体或法医物证检验时,应留取一定数量检材,以备诉讼阶段复验,或重新鉴定。
第二十四条 法医鉴定书要做到文字简练、描述确切,通谷易懂、结论明确,并附照片和说明。
鉴定书内容包括:序言、案情摘要、现场情况、检验所见、分析说明、结论。
确因检验条件不足,或技术水平所限,无法作出结论时,可出具分析意见,或送交上级鉴定机关鉴定。
第二十五条 鉴定书应由鉴定人签名或盖章,注明技术职务,并加盖“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专用章”。
第二十六条 活体检查、文证审查、物证检验自送检时间始,应在1周内作出鉴定结论。尸体检验需做毒物分析、病理组织学检验的,应在2周内作出结论。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对疑难案件的鉴定,需进行复核和“会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快作出鉴定结论。
第二十七条 检验鉴定结束后,应将案卷、病历等箸印材料和各种检验报告,检验鉴定记录、图片或照片、原法医鉴定书等副本材料,编号整理,装订成卷,存档备查。

剩余的检材应退回送检单位,对有研究价值的或可作为标本保存的检材,在征得送检单位同意后,方可保留。
第二十八条 委托鉴定单位在案件办结后,应将案件处理结果告原鉴定单位法医室,以便入卷备查。

第四章 工作原则
第二十九条 法医鉴定人必须是医学院、校毕业或有相应技水平的医师、士,经过半年以上法医学专业训练结业的专职人员来担任。
第三十条 法医鉴定权必须由具有专业技术职的法医来行使。技术职务尚未评定的,经省经检察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行使鉴定权。
法医技术职务为:主任法医师、副主任法医师、主检法医师、法医师、法医士。
第三十一条 法医鉴定人应由与本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担任。凡属《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的鉴定人员,应主动回避。
第三十二条 法医鉴定人进行检验鉴定时,有权审阅受理案件的全部卷宗,有权了解案情,调取物证;提审和询问与鉴定有关的被告人或其他人员。有权重新勘验现场,依法进行尸体、活体和法医物证检验。
第三十三条 法医鉴定人有权对非法或不符合法律程序的案件拒绝检验和鉴定;对鉴定依据不足或无鉴定条件的案件,法医可以不出鉴定结论,任何人不能强迫鉴定人做出鉴定。
第三十四条 法医鉴定人对自己作出鉴定结论要高度负责。几名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时,持不同意见者,有权不署名。
第三十五条 法医鉴定人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检验鉴定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任何困难情况下,如偏远地区现场勘验,检验高度腐败尸体等均不能借故拒绝检验,也不能拖延鉴定时间。
第三十六条 凡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不能公开的鉴定资料等,必须严格保密。
第三十七条 鉴定人接到各级人民法院的通知后,应出庭作证,出示鉴定书并阐明鉴定结论的科学依据。对案件当事人、辩护人,依照法律程序提出的与案件有关的法医鉴定问题,鉴定人应予解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鉴定人有权拒绝回答。
第三十八条 对法医作出的鉴定结论如果辩护人有异议或者被告不服,依照诉讼程序可以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第五章 其 他
第三十九条 加强法医学科学研究。各级检察机关的法医技术人员都应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开展以应用为主的科研活动,建设具有检察机关特点的法医检验鉴定工作。法医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有显著贡献或科研成果者,除组织交流或推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有重大突破者应破格晋升。
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热线电话工作规定》的通知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热线电话工作规定》的通知
铜政办〔2005〕56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市政府热线电话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市政府热线电话工作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政府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现对市政府热线电话工作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受理人民群众通过电话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为群众提供咨询解答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第二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开通。值班人员要准时上岗,认真接听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
第三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受理范围:群众反映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公务员工作作风、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 接听群众来话,应当记下来话人单位、地址、来电号码、值班记录人等内容,以便核对情况、查询办理结果。对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要记录清楚,记录要求采用行书,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易于辨认,地名规范。
第五条 热线电话办理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方针。对群众来电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根据来话内容和性质,分别采取不同形式办理。
(一)直办。对有关咨询和查问,直接电话答复或请来话人向相关网络单位和责任单位咨询。
(二)转办。对群众反映迫切,且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内的问题,根据需要采取电话和书面两种形式,迅速转交热线电话网络单位或有关责任部门办理。书面形式由市政府热线电话办公室统一采用“市政府热线电话转办事项通知单”转交有关单位办理。
(三)呈报。对一些跨地区、跨部门,影响面大的问题或突发紧急重大事件,记录清楚报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签批后转有关单位办理。
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热线电话要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必要时应会同有关部门到现场调查,形成材料向政府领导呈报。
第六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谁受理、谁交办、谁督查、谁落实。
热线电话值班人员在交办事项时必须提出时限要求。一般转办事项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结果;书面转办事项在5个工作日反馈办理结果;较为重大、复杂的事项,要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办理结果。在规定时间无法办结或不宜限定办理期限的,承办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对紧急、突发事件要随时反馈有关情况。
群众来话要求反馈处理结果的,应当记下联系电话,在规定时间内催办并把办理结果向来话人反馈。
情况较为复杂或不具备条件、一时难以办结的事项,应当依照承办单位的书面解释向来话人做如实说明。
承办单位未按时办理和反馈办理结果的,热线电话办公室负责催报。对转交有关单位办理事项的办理情况要定期进行通报。
第七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办公室在月初汇总上月热线电话受理、办理情况,分析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市政府领导在简报上的批示,由市政府热线电话办公室负责传达、督办。
第八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记录本、领导批示件、反馈件、热线电话呈报件、月度简报以及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在第二年的一季度移交办公室档案室。
第九条 市政府热线电话办公室要加强与网络成员单位的交流和沟通,结合年度开展的作风评议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要加强政府系统热线电话网络建设,做好督促、检查、协调、指导等工作。
市政府热线电话办公室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网络成员单位分片区召开座谈会,加深了解、交流经验、沟通情况,相互促进和提高。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测绘系统测绘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 等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测绘系统测绘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1986年2月25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同意国家测绘局拟定的《测绘系统测绘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请按照贯彻执行。

附:测绘系统测绘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测绘系统测绘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资改革实施方案。
一、测绘队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适用以下单位的正式职工(包括用国家下达的劳动指标招用的合同制职工)。
1.国家测绘局直属野外测绘队、内业测绘队;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局(处)所属野外测绘队、内业测绘队。
二、测绘队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工人实行以岗位(技术)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个部分组成。
(一)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按其担任的行政管理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确定工资,工人按其岗位(技术)确定工资,职务(岗位)工资随职务(岗位)或工作变动而变动。
1.测绘队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名称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见附表一、二、三。
2.测绘工人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见附表四。
3.测绘队各类人员的职务系列、职责要求、结构比例与人数限额另行规定。
(二)工龄津贴、奖励工资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
三、测绘队执行国家机关工资区类别和计发地区工资补贴的具体规定(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劳人薪〔1985〕20号文件);野外测绘队计发各类工资区的地区工资补贴标准见附表5。
四、实施工资改革方案的补充规定。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局(处)要根据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和各类人员职务系列、职责要求、人员结构比例(另发),以及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进行定编、定员、定岗,制定岗位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
(二)专业技术人员兼任行政职务实行任期制的,职务工资按所担任两种职务中职务工资高的一种执行。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内业测绘队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统一规定执行。野外测绘队按以下规定执行:
1.新参加工作的干部,均实行一年见习期,见习期间不实行结构工资制。见习期间各类学校毕业生的临时工资待遇,六类工资区分别为:初中毕业生49元,高中、中专毕业生56元,大学专科毕业生62元,大学本科毕业生69元,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76元。
见习期满后,按确定的职务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在六类工资区初中毕业生一般按办事员的最低职务工资加基础工资之和62元发给,高中、中专毕业生按办事员职务工资5级加基础工资之和69元发给,大专毕业生按科员职务工资六级加基础工资之和76元发给,大学本科毕业生按科员职务工资5级加基础工资之和83元发给。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按科员职务工资4级加基础工资之和90元发给。少数优秀的还可以定较高职务的工资,比较差的可以定较低的职务工资。

入学前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可以不实行见习期,直接按上述定级工资标准定级。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也不实行见习期,可以按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确定职务,执行职务工资。
2.新参加工作的工人,仍实行学徒期、熟练期制度。其学徒期、熟练期的工资待遇另行规定。技工学校毕业生、学徒工和熟练工的转正定级工资见附表四。
(四)职务(岗位)工资的套改办法,内业测绘队按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劳人薪〔1985〕19号文件规定执行。为了保持野外测绘队同内业测绘队工作人员之间应有的工资差距,野外测绘队工作人员按附表六的对应关系直接套改新工资标准。
(五)野外测绘队工资标准只适用于从事测绘野外作业的测绘队。非野外测绘队一律不得执行此标准。职工调离野外队后,改按调入单位的工资制度执行,不再享受野外测绘队工资标准。
(六)野外测绘队职工按新标准套改工资,从1985年7月1日起实行。套改后增加工资较多时,分两年发给。增资额超过20元的,超过部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从1986年7月1日起再增加上去。
(七)测绘系统测绘队职工工资改革工作,由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改革过程中,如遇涉及原野外测绘队工资标准方面的具体问题须做统一规定时,由国家测绘局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工资改革办公室批准后执行。
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是对现行工资制度的一次较大的改革,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各单位要统一认识,加强纪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办理,决不能各行其是,凡违背政策规定的,要检查纠正。情况严重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要切实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解释工作,以保证测绘系统工资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测绘队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标准表
附表一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 内业队标准 |
职 务 |础 | (职务工资与基础工资之和) |
|工 |----------------------------------------------|
|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队 长 |40|170|160|150|140|131|122|
副队长、队总工程师 |40|150|140|131|122|113|105|
科长(主任科员)、中队长 |40|131|122|113|105| 97| 89|
副科长(副主任科员)、副中队长|40|113|105| 97| 89| 82| 76|
科 员 |40| 97| 89| 82| 76| 70| 64|
办 事 员 |40| 82| 76| 70| 64| 58| 52|
--------------------------------------------------------------------------------------
----------------------------------------------------------------------------------------------
|基 | 野外队标准
职 务 |础 | (职务工资与基础工资之和)
|工 |--------------------------------------------------------
|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队 长 |40|*200|190|180|170|160|150|140
副队长、队总工程师 |40| |170|160|150|140|130|121
科长(主任科员)、中队长 |40| |150|140|130|121|113|105
副科长(副主任科员)、副中队长|40| |130|121|113|105| 97| 90
科 员 |40| |113|105| 97| 90| 83| 76
办 事 员 |40| | 97| 90| 83| 76| 69| 52
----------------------------------------------------------------------------------------------
注:1.“内业队标准”即国家机关工资标准。
2.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工资标准(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人员。
测绘队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表
附表二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 内业队标准 |
职 务 |础 | (职务工资与基础工资之和) |
|工 |----------------------------------------------|
|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高级工程师|40|170|160|150|140|131|122|
工 程 师|40|140|131|122|113|105| 97|
助理工程师|40| 97| 89| 82| 76| 70| |
技 术 员|40| 82| 76| 70| 64| 58| |
------------------------------------------------------------------
----------------------------------------------------------------------------
|基 | 野外队标准
职 务 |础 | (职务工资与基础工资之和)
|工 |----------------------------------------------------------
|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高级工程师|40|*200|190|180|170|160|150|140
工 程 师|40| |160|150|140|130|121|113
助理工程师|40| |113|105| 97| 90| 83|
技 术 员|40| | 97| 90| 83| 76| 69|
----------------------------------------------------------------------------
注:1.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工资标准(基 础 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工程技术人员。
2.工程师中现行工资高于表列工程师最高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人员,可以暂按表列队高级工程师各级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标准就近靠级。

野外测绘队卫生技术人员工资标准表
附表三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 职 务 工 资 与 基 础 工 资 之 和
职 务|础 |--------------------------------------------------------------
|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资 | | | | | | | |
------------|----|------|------|------|------|------|------|------|------
医 师|40|130|121|113|105| 97| 90| 83|
医士、护士|40|113|105| 97| 90| 83| 76| 69| 62
----------------------------------------------------------------------------------
测绘队工人岗位(技术)工资标准表
附表四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 基 础 工 资 与 岗 位 工 资 之 和
岗位分类 |础 |----------------------------------------------------------------------
|工 | 一 | 二 | 三 | 四 |五 |六 |七 |八 | 九 |十
|资 | | | | | | | | | |
----------------|----|------|------|------|------|----|----|----|----|------|------
|技术工人|40|113|105| 97| 89|82|76|70|64|58 |52
内业队|--------|----|------|------|------|------|----|----|----|----|------|------
|普通工人|40| 89| 82| 76| 70|64|58|52|46| — |—
------|--------|----|------|------|------|------|----|----|----|----|------|------
|技术工人|40|130|119|109|100|92|84|77|70|63 |56
野外队|--------|----|------|------|------|------|----|----|----|----|------|------
|普通工人|40|100| 92| 84| 77|70|63|56|50| — |—
----------------------------------------------------------------------------------------------
注:1.野外队技术工人,学徒期满后考核合格的,转正时实行十级56元的工资标准,定级时执行九 级63元的工资标准。技术学校毕业生也按此定级标准执行。
2.野外队普通工人,熟练期满后,第一年执行八级50元的工资标准,第二年定级执行七级56元
的工资标准。
附表五(一) 野外测绘队七类和七类以上工资区地区工资补贴标准表 单位:元
----------------------------------------------------------------------------
六类工资区基| 地 区 工 资 补 贴 标 准
|--------------------------------------------------------------
础工资、职务|七类工资区|八类工资区|九类工资区|十类工资区|十一类工资区|
| | | | | |
工资两项合计| (2.61%) | (5.22%) | (7.83%) | (10.43%) | (13.04%) |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
*200 | | 5.0| |10.5| |15.5| |21.0| | 26.0 | |
190 | | 5.0| |10.0| |15.0| |20.0| | 25.0 | |
180 | | 4.5| | 9.5| |14.0| |19.0| | 23.5 | |
170 | | 4.5| | 9.0| |13.5| |17.5| | 22.0 | |
160 | | 4.0| | 8.5| |12.5| |16.5| | 21.0 | |
150 | | 4.0| | 8.0| |11.5| |15.5| | 19.5 | |
140 | | 3.5| | 7.5| |11.0| |14.5| | 18.5 | |
130 |130 | 3.5| 3.5| 7.0| 7.0|10.0|10.0|13.5|13.5| 17.0 |17.0|
121 |119 | 3.0| 3.0| 6.5| 6.0| 9.5| 9.5|12.5|12.5| 16.0 |15.5|
113 |109 | 3.0| 3.0| 6.0| 5.5| 9.0| 8.5|12.0|11.5| 14.5 |14.0|
105 |100 | 2.5| 2.5| 5.5| 5.0| 8.0| 8.0|11.0|10.5| 13.5 |13.0|
97 | 92 | 2.5| 2.5| 5.0| 5.0| 7.5| 7.0|10.0| 9.5| 12.5 |12.0|
90 | 84 | 2.5| 2.0| 4.5| 4.5| 7.0| 6.5| 9.5| 9.0| 11.5 |11.0|
83 | 77 | 2.0| 2.0| 4.5| 4.0| 6.5| 6.0| 8.5| 8.0| 11.0 |10.0|
76 | 70 | 2.0| 2.0| 4.0| 3.5| 6.0| 5.5| 8.0| 7.5| 10.0 | 9.0|
69 | 63 | 2.0| 1.5| 3.5| 3.5| 5.5| 5.0| 7.0| 8.5| 9.0 | 8.0|
62 | 56 | 1.5| 1.5| 3.0| 3.0| 5.0| 4.5| 6.5| 6.0| 8.0 | 7.5|
| 50 | | 1.5| | 2.5| | 4.0| | 5.0| | 8.8|
----------------------------------------------------------------------------
----------------------------------------------------------------------
六类工资区基| 地 区 工 资 补 贴 标 准
|--------------------------------------------------------
础工资、职务| 兰州市 | 西宁市 | 乌鲁木齐市 | 拉 萨 市
| | |干部(42.43%)|
工资两项合计| (17.56%) | (32.26%) |工人(53.73%)| (71.82%)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 干 | 工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部 | 人
------|----|----|----|----|----|----|------|------|----------
*200 | |35.0| |64.5| |85.0| |143.5 |
190 | |33.5| |61.5| |80.5| |136.5 |
180 | |31.5| |58.0| |76.5| |129.5 |
170 | |30.0| |55.0| |72.0| |122.0 |
160 | |28.0| |51.5| |68.5| |115.0 |
150 | |26.5| |48.5| |63.5| |107.5 |
140 | |24.5| |45.0| |59.5| |100.5 |
130 |130 |23.0|23.0|42.0|42.0|55.0| 70.0 | 93.5 | 93.5
121 |119 |21.0|21.0|39.0|38.5|51.5| 64.0 | 87.0 | 85.5
113 |109 |20.0|19.0|36.5|35.0|48.0| 58.5 | 81.0 | 78.5
105 |100 |18.5|17.5|34.0|32.5|44.5| 53.5 | 75.5 | 72.0
97 | 92 |17.0|16.0|31.5|29.5|41.0| 49.5 | 69.5 | 66.0
90 | 84 |16.0|15.0|29.0|27.0|38.0| 45.0 | 84.5 | 60.5
83 | 77 |14.5|13.5|27.0|25.0|35.0| 41.5 | 59.5 | 55.5
76 | 70 |13.5|12.5|24.5|22.5|32.0| 37.5 | 54.5 | 50.5
69 | 63 |12.0|11.0|22.5|20.5|29.5| 34.0 | 49.5 | 45.0
62 | 56 |11.0|10.0|20.0|18.0|26.5| 30.0 | 44.5 | 40.0
| 50 | | 9.0| |16.0| | 27.0 | | 86.0
------------------------------------------------------------------------
附表五(二) 野外测绘队工作人员五类和五点三三类工资区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
------------------------------------------------------------------------------------
|基 |
工 资 区 |础 | 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两项合计
|工 |
|资 |
--------------|----|--------------------------------------------------------------
六类区 |干部|40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
(100%) |工人|40 | | | | | | | |130 |
--------|----|----|------|------|------|------|----|------|------|------|
五类区 |干部|39 |*195 |185 |175.5 |165.5 |156 |146 |136.5 |126.5 |
(97.39%)|工人|39 | | | | | | | |126.5 |
--------|----|----|------|------|------|------|----|------|------|------|
五点三三|干部|39.5|*196.5|186.5 |177 |167 |157 |147.5 |137.5 |127.5 |
类 区 | | | | | | | | | | |
(98.26%)|工人|39.5| | | | | | | |127.5 |
------------------------------------------------------------------------------------
------------------------------------------------------------------------------------
|基 |
工 资 区 |础 | 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两项合计
|工 |
|资 |
--------------|----|--------------------------------------------------------------
六类区 |干部|40 |121 |113 |105 |97 |90 |83 |76 |69 |62 |
(100%) |工人|40 |119 |109 |100 |92 |84 |77 |70 |63 |56 |50
--------|----|----|----|----|------|----|----|----|----|----|----|------
五类区 |干部|39 |118 |110 |102.5 |94.5|87.5|81 |74 |67 |60.5|
(97.39%)|工人|39 |116 |106 | 97.5 |89.5|82 |76 |68 |61.5|54.5|48.5
--------|----|----|----|----|------|----|----|----|----|----|----|------
五点三三|干部|39.5|119 |111 |103 |95.5|88.5|81.5|74.5|68 |61 |
类 区 | | | | | | | | | | | |
(98.26%)|工人|39.5|117 |107 | 98.5 |90.5|62.5|76.5|89 |62 |55 |49
------------------------------------------------------------------------------------
野外测绘队行政管理人员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附表六(一)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原工资级别 | | | | 14 | 15 | | 16 | 17 | 18 |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 | |168.5 |152.5 | |137 |124 |110.5 |
------------------------------------------|----|----|----|------|------|----|----|----|------|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200 |190 |180 |170 |170 |150 |140 |130 |121 |
------------------------------------------|----|----|----|------|------|----|----|----|------|
140 元(含十元)以下高套一级标准 | | | | | | |150 |140 |130 |
--------------------------------------------------------------------------------------------------------
----------------------------------------------------------------------------------------------------------
原工资级别 |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26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 99.5 | 90.5 | 81.5 | 74.5 | 67 | 59.5 | 53 |48
------------------------------------------|----|------|------|------|------|----|------|----|----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113 |105 | 97 | 90 | 83 | 76 | 69 | 62 |62
------------------------------------------|----|------|------|------|------|----|------|----|----
140元(含十元)以下高套一级标准 | |113 |105 | 97 | 90 | 83 | 76 | 69 |
----------------------------------------------------------------------------------------------------------
注:按上述办法套改后,本人现行工资低于本人职务工资加基础工资之和最低档的,可进入最低档。
野外测绘队专业技术人员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附表六(二)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原工资级别 | 6 | | | 7 | | 8 | | 9 |10 | | 11 | | 12 |13|14|15| 16 |17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191| | |166| |145| |128|112| |99.5| |84.5|76|68|61|54.5|48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 |*200|190|180|170|160|150|140|130|121|113|105 |97| 90 |83|76|69| 62 |62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 | | | | | | | | | | | | | | | | | |
140元(含十元)以下高套一级标准| | | | | | | |140|130| |113 | | 97 |90|83|76|69 |
---------------------------------------------------------------------------------------------------------
注:按上述办法套改后,本人现行工资低于本人职务工资加基础工资之和最低档的,可进入最低档。
野外测绘队工人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附表六(三)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原 工 资 级 别 | | 8 | 7 | | 6 | 5 |4 | 3 | | 2 | 1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118.7|102.7| |89.4|77.7|68|59.7| |52.4|46.2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 |130| 119 | 109 |100| 92 | 84 |77| 70 |63| 56 | 50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 | | | | | | | | | |
119元(含十元) | | 130 | 119 | |100 | 92 |84| 77 | | 63 | 58
以下高套一级标准 | | | | | | | | | | |
------------------------------------------------------------------------------